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汇总 >  全国最稀缺医疗资源插上了“互联网翅膀”:上海“云病理”平台打造医疗服务创新品牌
全国最稀缺医疗资源插上了“互联网翅膀”:上海“云病理”平台打造医疗服务创新品牌
  • 2018-08-09 16:46
  • 作者:佚名
  • 来源:上观新闻

因为社区没有病理检查设备、更没有病理诊断医生,居民们患病做病理检查、等报告,每次都不得不扎堆大医院。但自从有了“医协网”、有了“云病理”,浦东大团社区的李阿姨说,再也不需要来回折腾了。

“互联网+”正在带来创新革命——建立分级诊疗新秩序,打造上海医疗服务创新品牌。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自2014年建立上海首个“云病理”诊断中心以来,4年间会诊疑难病理数超过2500例、诊断正确率近100%,不仅惠及上海市民、推动区域医联体同质化发展,更辐射全国百姓、积极探索精准健康扶贫。

近九万病理人才缺口需互联网手段破题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临床病理水平是衡量国家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病理医生,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然而,这个绝对“优质”的群体却又绝对“稀缺”:我国现有病理医生约1.1万人,病床超过500万张,按照每百张病床配备1至2名病理医生的标准,目前病理医生缺口高达4万至9万。而培养一名合格的病理科医生,一般需要10年以上。

浦东医院院长余波谈道,在上海,三甲医院汇聚病理学各个亚专科——依托各大医院强势学科,专科病理发展迅速而齐全;但另一方面,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院因缺乏病理人才导致学科发展受限,而市民为一纸病理诊断不得不往返奔波、苦苦等候??如何通过深化医改,突破医疗服务的地域限制,让优质资源实现均等、公平、可及?“以往,我们把专家下派至社区,但这并非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目前主要病理资源集中在三甲医院,如果能建立统一云平台,将加速提高效率。”

“云端革命”新模式构建分级诊疗新秩序

7月中旬,李阿姨因腹痛前往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全科医生初步诊断为胃溃疡,但不能排除肿瘤,建议她做胃镜检查。

虽然社区没有病理检查设备和诊断人员,但在浦东南部业务紧密型“医协网”的协助下,全科医师通过“医协网”内胃肠镜预约系统为李阿姨预约了浦东医院的胃镜。按照约定日期,李阿姨顺利进行胃镜检查,通过“云病理”会诊平台,本来在社区时需要一周才能获得的病理诊断报告当天就有了结果,慢性胃炎的结论给李阿姨吃了一颗定心丸。

4年前,在复旦大学和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复旦—浦东疑难病理会诊中心暨“云病理”平台启用,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浦东医院与复旦医科强大的亚专业病理资源及国内最大的病理专家库联姻,叩开数字化远程医疗建设的大门:数字化切片扫描传输调阅系统,可将病理切片的光学图像变为可传送的数字图像(即高清可视数据),并通过远程接收系统,传递给相关病理专家,而病理专家也可将诊断结果第一时间传输给临床医生,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

“不用医生外出会诊,同一平台还能实现多位医生同时阅片和探讨。”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主任施达仁介绍,这样有效地缓解了病理诊断资源不足的难题,不仅为患者改善就医体验,也在病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化被动为主动。

如今,“云病理”区域辐射效应不断扩大,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浦东医院已实现“承前启后”的功能:对于区域内病理学科薄弱、病理医生缺乏的医院,可提供病理诊断支持;另一方面,对于疑难复杂病例,通过“云端”请背后强大的“复旦专家库”协助,能最短时间提供病理报告,为治疗赢得最佳时机。“连接患者、医生、医院的平台可以让居民安心留在社区,也让上下级医生更紧密联系,从而推动区域分级诊疗形成。”余波说道。

“天涯比邻”让新服务打造新品牌

浦东医院病理科主任游庆华至今记得第一次通过“云病理”平台指导陕西省华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的情景,“我们从线上线下对他们的病理诊断和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指导和培训,从源头上规范标本接收制度和流程,原来病理切片质量差、标本自溶等严重影响病理诊断现象再也没有发生。现在,他们已实现石蜡切片优良率和诊断准确率‘双提高’,手术中快速诊断和各种病理技术也将逐步开展和完善,基本可满足临床各种病理诊断服务要求。”

“云病理”不仅推动“精准诊疗”,更在探索实现“精准扶贫”,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全国老少边区、革命老区。“只要有一套扫描系统、一台上网电脑、一个传输软件,就能瞬时突破空间局限——跨越万水千山,为医疗资源‘旱地’带来及时雨。”

据悉,浦东医院已在陕西省华阴市人民医院、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等建立多个“云病理分中心”,实现远程病例讨论和病理会诊。“目前加入‘云病理’平台有近10家医院,我们通过平台为所有医院提供病理基础知识、临床病理技术和诊断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疑难病理读片会,助推各家医院病理技术及病理诊断质控的标准化和同质化。”余波介绍。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章滨云看来,“云病理”可以说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成功示范,“医疗服务具有地理可及性,但依托互联网,远程医疗是当下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状态’的最有效方法。未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将更多留在当地,也让三甲医院可以面对更多真正的疑难重症,通过如此‘分流’,使‘供给方’和‘需求方’实现双赢。”

集聚专家、辐射资源、带动发展,以创新突破的卓越心提升广大民众的感受度——互联网时代的“云病理”模式,也折射出“上海服务”新品牌的新愿景: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云病理”的国际化、标准化、同质化任重道远,而同时,“云病理”的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也将为上海医疗健康服务品牌铸造带来更多启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互联网  上海  医疗资源  
  • 分享到: